主页 联系电话 重要新闻 联系我们
中石油抚顺石化:国内独具特色的烷基苯生产基地完成了绿色发展跃升

发表时间: 2025-11-27 14:47:35

作者: 炼化及石化下游产业网

浏览: 22

减排二氧化碳8000吨/年、综合能耗降低22.57%……近日,抚顺石化洗化厂烷基苯装置能效提升改造项目全面竣工,两套装置先后产出合格产品。

至此,这个国内独具特色的烷基苯生产基地完成了绿色发展的又一次跃升,为保障国家洗涤剂核心原料供应、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抚顺方案”。

战略抉择:在产业升级窗口期抢占先机

直链烷基苯作为民用洗涤剂的主要原料,占据洗涤剂生产原料总量的70%以上,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化工产品。随着合洗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直链烷基苯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抚顺石化洗化厂生产的直链烷基苯产品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领域,是亚洲最大的表面活性剂原料生产基地,也是全球独具特色的烷基苯生产基地。  

洗化厂主要产品有直链烷基苯、烷基苯磺酸、驱油用烷基苯等,是连接石油化工和日用化工的重要枢纽。其中,直链烷基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5%以上,驱油用烷基苯产品国内独此一家。多年来,洗化厂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高度认可。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原有装置面临着能效不足的压力。  

“市场不等人,扩能升级改造迫在眉睫。然而,低碳发展是硬约束,传统的扩能老路已经走不通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抚顺石化决策层认为,唯有通过技术升级,突破能效瓶颈,才能巩固优势、赢得未来。烷基苯能效提升项目,正是在这一战略考量下的关键落子。  

4月28日,洗化厂烷基苯能效提升项目正式启动。这不仅是抚顺石化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宣言书,更是为企业转型升级按下了“加速键”。

攻坚克难:“关口前移”护航高效建设

“项目不是简单的扩能,而是生产质效的双提升。”在立项之初,洗化厂干部员工就确立了高质量建设的目标。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洗化厂成立以厂领导挂帅的项目组,技术团队与设计院进行多轮技术磋商,最终落实了项目的最优设计方案。  

“我们反复测算、比对,小到一个阀门的选型,大到整个工艺流程的整合,目标只有一个——找到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平衡点的‘最优解’。”一位项目组核心技术人员回忆道。最终,项目确定了以脱氢、烷基化等核心单元扩能改造为重点,通过设备更新与系统优化双轮驱动的改造方案。

烷基苯能效提升项目精准聚焦生产瓶颈,通过设备更新与工艺优化双线推进:对脱氢、烷基化、加热炉等单元进行关键设备升级,更新K-101循环氢气压缩机、E-101联合进料换热器等64台动静设备;系统性优化换热网络,新增换热器18台、更新15台,完成8台塔器内件更新与节能改造,构建起一套高效集约的能源利用体系。

将蓝图变为现实,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与钢铁般的执行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洗化厂全面践行“关口前移”的管理理念,将风险识别与管控做在事前。“我们把整个工程分解为3个单项工程、12个单位工程和75个分部工程,对每一个单元都组织施工方案和风险评价联审。”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组织全体参建人员进行全覆盖的风险识别,编制了详尽的施工总体部署方案。特别是在平衡项目建设与装置常规检修的关系上,项目组精心策划,实现时间、空间、施工机具和大型吊装设备使用上的最优化配置,确保了项目建设与安全生产两不误,按计划节点稳妥推进。

转型跃升:绿色与效益的同频共振

金秋十月,捷报传来。经过建设者们的奋力拼搏,项目第一套装置于10月3日一次开车成功,并顺利产出合格产品;11月6日,第二套装置紧随其后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圆满收官。这不仅标志着项目全面竣工,更意味着抚顺石化在洗涤剂原料领域的保供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实现了新的跃升。  

“投产后,预计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22.57%,碳减排约8000吨/年,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洗化厂厂长杨洋介绍。这些数字客观诠释了“绿色”与“效益”同频共振,数字的背后展示的是国资央企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实实在在的步伐。  

项目投用后,将显著提升抚顺石化在洗涤剂原料领域的供应保障能力,更为整个行业的能效提升与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抚顺样本”。“洗化厂将持续以创新为驱动,攻坚关键技术、深化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迈进。”杨洋表示。  

当烷基苯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当800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换来了蓝天白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转型,更是中国石油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来源:超级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