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9-10 14:54:13
作者: 炼化及石化下游产业网
浏览: 17
近日,《中国石化报》“市场导刊”围绕集团公司炼化板块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采访上海院副院长齐国祯,深入探讨如何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技术突破、助推产业升级、充分释放炼化板块创新驱动效能。
问:今年以来,研究院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引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重点在哪些领域进行了攻关研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答:聚焦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职责,上海院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加强高性能碳纤维技术攻关,积极推动产品下游应用验证。
聚焦产业发展需要,上海院在支撑油气企业增储上产方面,研发的超高活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高含水、高采出老油田应用,日产油大幅提升;耐温泡排剂破解了超深气井难题,打破6800米泡排世界纪录,成功复产元坝气井;针对低渗油藏特点,开发了新型微乳液解堵剂,在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应用,降压增注效果显著。在支撑炼化企业提质增效方面,应用上海院技术的镇海炼化全球单系列规模最大的40万吨/年丙烯腈成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运行平稳;持续加快烯烃、芳烃等优势技术迭代升级,高效推进新一代甲苯歧化技术在九江石化二期芳烃项目应用,加速推动新型甲苯择形歧化、劣质重芳烃加氢轻质化等技术产业化;完成乙烯装置原料轻质化技术中试研究,大力推进柴油轻质化流化床技术研究;完成炼厂干气制备醋酸乙烯技术研究,具备产业化应用基础。支撑产业链延伸升级方面,围绕仪征化纤高端聚酯产业链和湖南石化高端尼龙产业链,CHDM和间苯二甲胺单体技术完成中试研究;围绕特种功能材料,电子级聚酰亚胺中试打通全流程,萘二甲酸、CBDO等特种聚合物单体小试研发进展顺利。
问:在提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能力方面,研究院将如何发挥“产销研用”一体化攻关机制优势,构建面向市场的创新体系?
答:一是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聚焦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高端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等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开发,推动工程化团队与实验室研究团队、研究院与下游企业的协同“敏捷创新”,畅通技术开发、验证和转化渠道,加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反馈迭代,快速提升技术成熟度,为企业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供支撑。
二是完善面向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布局。深化“产销研用”一体化、“直属院-企业院”协同的创新机制,组织“技术+产品”攻关团队,强化以项目为纽带的技术交流合作,为现有生产装置利润最大化、产品精细化高值化提供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支撑企业转型发展。
问:下一步,研究院将如何实现技术从攻关到落地的快速转化,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技术和拳头产品?
答:一是持续开展高端材料市场调研,不断优化产品布局。持续推进“四链”融合工作,充分发挥“矩阵式攻关”“大兵团作战”优势,促进工程化团队与实验室研究团队、研究院与下游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在项目攻关过程中加快打造新领域技术全面、工程化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
二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持续深化“产销研用”机制,深入企业了解实际需求,加强导向性创新,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方向的把握和引导能力。加快中试平台建设,缩短中试放大周期。充分发挥“孵化器”平台作用,探索更多更灵活更有效的成果转化新机制、新措施,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安全转化。
来源: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